推广 热搜: 甲醇  氧化钙    烧碱  环氧丙烷  盐酸  丙烯酸  氢氧化钠  丙烯酰胺  异丙醇 

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医联体机会几何?

   日期:2023-06-19     浏览:47    
在分级诊疗制度的顶层设计下,“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化,基层医疗市场正在迎来爆发。     日前,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北京市朝阳区、山西省大同市等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详见文末表格)。     这则通知向基层用药市场释放了极大利好。81个城市试点只是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第一站,未来,所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将实行药品耗材设备一体化管理,统一采购、支付、配送,基层用药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随着医联体的推进,千亿基层用药市场结构将迎来重塑!     业内观点认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模式或将彻底颠覆公立医院院内药械、设备采购模式。随着药品耗材设备逐步实现一体化管理,医联体将成为药企必须攻克的营销高地。     药品耗材设备一体化     医疗机构话语权加大     今年2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将负责为网格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据《方案》要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要统筹建设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要建立统一的药品采购目录和供应保障机制,鼓励牵头医院充分发挥在基本药物、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优先配备使用方面的引领作用,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逐步实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药品供应和药学服务同质化。     《方案》提出,要在每个省份选择2-3个设区的市(直辖市的区),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时间节点方面,《方案》提出,到2023年上半年,试点城市完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到2023年底,基本形成系统集成的配套政策,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如今名单终于敲定,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确定将在全国31省81个城市展开试点,接下来将以点带面,产生连锁反应。     事实上,早在2019年,我国就在118个城市开展了城市医疗联合体的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对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管理进行了规范。     今年4月1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提到,要做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关键是要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其中特别强调,形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新模式的主要体现就是一体化管理,以一体化管理为基础,推动医疗、运营、信息管理一体化,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评判标准》中,其评判维度中的重要一条就是要实现药品耗材设备一体化管理。     结合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城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功能定位,提升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成为缓解居民“看病难”问题的重中之重。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医院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医疗机构以更大的体量和供应商谈判议价,拥有更强的话语权。随着医联体建设体系日益完善,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将迎明显增量,新一轮洗牌也随之到来。     基层市场总量惊人     千亿争夺战一触即发     目前,我国开展的医联体建设主要有四种形式: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内的医共体、跨区域的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的协作网。     于患者来说,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疗有效手段;于药企和医院来说,医联体亦是药品利润的博弈。     业内观点指出,随着81个城市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标志着我国医联体建设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药品终端市场在政策指引下势必将进一步发生深刻调整,药品和药械进入公立医院的渠道将更加通畅,覆盖面更加广泛。     根据要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内部由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构成,牵头医院要将至少1/3的门诊号源和1/4的住院床位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经基层转诊的签约居民可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牵头医院重点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负责接收上转患者,并将符合下转标准的患者有序转诊到成员单位。     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后,大医院以基层医疗机构作为触角获取更多的患者,同时,大医院也将慢性病患者以及疾病恢复期患者下沉到基层,基层医疗机构有大医院的品牌效应也更能吸引居民,基层用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根据米内网数据,2022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达17936亿元,同比增长1.1%。从实现药品销售的三大终端的销售额分布来看,公立医院终端市场2022年销售额达11083亿(占比61.8%),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2022年销售额达5209亿(占比29.0%);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2022年销售额达1644亿(占比9.2%)。从数据来看,公立基层医疗终端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对于药企来说,药品销售渠道要随着分级诊疗、医联体的推进进行调整。面对广阔的基层市场,许多跨国药企已开始攻城略地。     早在2012年,阿斯利康便定下了将市场扩展到社区医院和基层医院的思路,支持各地医院建立雾化中心,解决患者疾病诊疗、管理的需求。     2016年赛诺菲在县域医院建立胸痛中心,构建重点疾病管理的标准和流程。     2020年罗氏在广东省和川渝地区探索“区域模式”,在区域内取消以产品线进行销售的商业模式,与地方政府和第三方共建患者管理模型。     此外,据行业人士透露,拜耳、诺和诺德等外资药企均在扩充销售队伍,锁定基层的医药市场;而科伦药业、辰欣药业、梧州制药和珍宝岛药业等内资药企亦不甘落后,早在乡镇基层医药市场提前布局。     有专业人士建议,药企应针对医联体的不同情况,筛选合适的产品管线,因地制宜地开展业务下沉。针对不同类型的医联体及下辖医疗机构的需求,应优化产品组合方案,提供产品及定制化的合作方案;可以组建以医联体为单位目标的区域销售团队,进行针对性的学术覆盖。     作为药企业绩增长的营销高地,千亿基层用药市场的争夺战已硝烟四起,各家成绩如何尚待观察。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