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卫办医政函〔2023〕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根据《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委联合相关部门有序推进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现将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一、扎实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2022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我委对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说明进行修订完善,细化了相关工作要求,持续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化支撑体系,并将考核工作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同步推进。同时,不断提升数据平台使用便捷性,持续开展政策宣传、指标解读、业务指导和专业答疑等工作,累计回复问题5000余个,更新发布答疑手册11版,推进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不断深化。
经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
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全国共5456家二级公立医院参加2021年度绩效考核。其中,西医类医院3675家(综合医院3037家,专科医院638家),中医类医院1781家(见图1),基本覆盖所有二级公立医院。与2020年度相比,新增纳入考核的医院2212家,因合并、升/降级、撤销等原因退出考核的医院共228家。
图1 参加2021年度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医院分布情况
二、2021年度国家监测分析情况
西医类医院数据显示,2021年度二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功能定位,临床服务能力和诊疗支撑能力持续提升,运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稳步增强,群众满意度稳中有升。通过连续三年的绩效考核引导,二级公立医院大部分指标持续向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二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
(一)临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是诊疗范围稳步扩展。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收治住院患者中,以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疾病患者为主,符合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同时,二级公立医院诊疗病种覆盖范围逐年增加,2021年二级公立医院DRG组数中位数为400组,较2020年增加8组;其中,综合医院DRG组数中位数440组,较2020年增加11组。兵团和云南、山东等省份二级公立医院的DRG组数位于全国前列,贵州、河北、湖南等省份平均DRG组数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二是技术难度持续提升。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三级手术占比分别为19.93%和37.82%(见图2),较2020年分别提升1.01个、2.50个百分点,呈逐年递增趋势,部分二级公立医院逐步开展了具有一定难度的手术。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反映疾病复杂程度的病例组合指数(CMI值)达到1.04,相较2020年提高0.03。其中,北京、上海、浙江二级公立医院的CMI值稳居全国前3位,广西、贵州等省份的CMI值提升幅度较大。三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微创手术占比达到14.41%,相较2020年提升1.14个百分点(见图2),在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方面作出积极探索,腹腔镜和胸腔镜下操作等微创手术在更多医院得到应用。此外,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为0.03%,较2020年略有下降。
图2 2019-2021年二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开展情况
(二)诊疗支撑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5.02DDDs,较2020年下降1.30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过40DDDs的综合医院比例较2020年下降3.83个百分点,浙江、江苏等省份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较快,湖南、吉林等省份连续多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对较低。国家组织
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完成比例为92.34%,较2020年提升0.36个百分点;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和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占比分别为50.88%和46.65%,较2020年提高0.34个和0.72个百分点,二级公立医院进一步落实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政策要求。
二是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90.53%的二级公立医院参加了所在省份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中位数为92.00%,合格率中位数为94.81%,较2020年分别提升2.34个和0.80个百分点(见图3),为有效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奠定了较好基础。上海、宁夏、天津等省份二级公立医院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的参加率和合格率均位于全国前列,内蒙古、山东、广东等省份的参加率增长较快,宁夏、西藏、江西等省份的合格率增长较快。
三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稳中有进。2021年,全国88.40%的二级公立医院参加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平均级别达到2.60级,较2020年略有提高。其中,60.36%的二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达到3级及以上,基本满足部门间数据交换的要求;二级公立医院中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的最高级别为5级,占比约为0.3%,主要集中在山东、上海等省份。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上海、浙江、河南、山东、贵州等省份基础较好,青海、山西、西藏等省份提升速度较快。
图3 2019-2021年二级公立医院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和合格率情况
(三)运营能力有所增强。在收支结构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30.72%)、人员经费占比(40.20%)均较2020年有所提升,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比(1.12%)、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30.45%)较2020年均有所下降,医务人员劳务价值进一步体现,二级公立医院“腾笼换鸟”调结构取得积极成效。在次均费用方面,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次均
医药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3.72%和10.91%。在收治的疑难复杂疾病患者不断增加的同时,二级公立
医院出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增幅为3.32%,出院患者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为1.31%,增速明显放缓。
(四)持续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在人员结构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医护比为1:1.56,与2020年持平;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等紧缺医师数量均较2020年有所增长。兵团和宁夏等省份的相关专业的紧缺医师占比增长较快。在人才培养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人才培养经费为18.83亿元,较2020年有所增长。浙江、上海、青海等省份的人才经费投入占比相对较高。在专科能力方面,相较于2020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专科能力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其中,山东、河南、浙江、广西等省份二级医院专科能力位于前列的医院数量相对较多。旗县二级公立医院的专科能力整体优于城市二级公立医院,部分城市二级公立医院已经或正在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
(五)群众满意度稳中有升。在患者满意度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为85.44分,较2020年增加0.21分,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9.67分,与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门诊患者在护士沟通方面满意度分数较高,在隐私保护和医生沟通方面分数提升较快;住院患者在医务人员回应和医生沟通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在饭菜质量方面分数提升较快。二级公立医院积极巩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成效,通过开设综合服务窗口,优化手续办理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便捷程度;通过调整诊室布局,为患者提供更加宽敞和有序的就医场所;通过加强诊区环境整治和卫生间卫生管理,确保就医环境的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个别医院上线了膳食医嘱管理软件,在满足医嘱要求的同时兼顾营养搭配和个人口味。在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2021年,医务人员满意度得分为75.86分,与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在同级关系方面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部分二级公立医院要求职能科室深入临床科室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医务人员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员工子女假期托班、为员工父母免费体检等,努力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三、通过绩效考核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21年度二级公立医院整体能力虽稳步增强,但部分二级公立医院仍存在内部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在药物使用方面,二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为45.73%,较2020年下降1.06个百分点,基本药物主体地位不明显;在考虑收治患者的疾病复杂程度等因素后,仍有约55%的二级综合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未达到低于40DDDs的要求。在人员结构方面,2021年二级公立医院的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数量虽较2020年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增长的速度低于二级公立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整体的增长速度。此外,仍有个别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尚未配备麻醉、儿科或病理医师,或紧缺医师占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信息化支撑方面,仍有200余家二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等级为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医院运行相关工作基本处于手工记录阶段。在能耗支出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为126.89元,较2020年有所上升,且明显高于三级公立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90.53元),部分二级公立医院的万元能耗占比多年来一直位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注重成本控制推进节约型医院建设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运营管理方面,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仍有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
(二)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的二级公立医院在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等体现医疗服务水平和新技术应用效果的指标方面,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的二级公立医院;东北、华东地区二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相对较低,且与其他地区的差距相较2020年进一步拉大;西北、东北地区二级公立医院的医疗盈余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且区域内医疗盈余为负的二级公立医院比例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体现收治患者疑难程度的CMI值、三级及以上手术占比,以及能够诊疗的病种覆盖范围明显优于其他省份。二是部分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在科室设置的完整程度、诊疗疾病的覆盖范围、能够开展手术和操作的种类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不同地区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快推进二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各省级卫生
健康行政部门要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办医主体责任,以绩效考核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合力作用,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做好省级层面绩效考核工作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引导二级公立医院落实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支持医院优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二是加强部门间协调,研究建立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薪酬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落地,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着力推动二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聚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支持二级公立医院建设发展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有针对性地指导二级公立医院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持续推进医联体内管理和技术同质化发展。指导纳入“千县工程”的县医院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提升二级医院主要临床专科能力,补齐薄弱专科资源短板,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
(三)持续优化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坚持属地化原则,持续加强辖区内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组织,指导医院提升填报数据质量,进一步做好数据结果分析与运用。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结合各二级公立医院的发展阶段和实际特点,指导和帮助医院因地制宜解决绩效考核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引导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运营风险、化解债务危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3年3月13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