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一种比较美味的食物,很多人喜欢买着吃,做法也比较简单,但口感却很不错。目前养殖小龙虾的人也逐渐增多,要想养出优质的小龙虾来,水质也是需要适当改良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些小龙虾改良水质的技术。
小龙虾改良水质技术:
1、种(移)植水生植物
(1)水生植物的布局
水花生及水蕹菜等一般沿池四周水边种植,每隔 3~5 m 预留 1~2 m 空格,水葫芦、水浮莲等围拦于池塘四角,瓢莎随其满池自然生长;芦苇、茭白、茭草等一般分束种植于浅水区;沉水植物在浅水区、深水区均有分布,成棋盘状,留有相当的通道与空间供小龙虾活动,水生植物总覆盖率保持在池塘总面积的 50%左右。
(2)水生植物的选择
根据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及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效果,综合多年的试验、实际养殖的经验,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生植物选择应采用以沉水植物为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三者兼顾的原则,相互间的最佳面积比例为6:3 :1;适宜的沉水植物品种主要有:伊乐藻、菹草、黄丝草(学名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小茨藻等;浮水植物品种有:瓢莎、水花生、水蕹菜(又名空心菜)、水芹菜、水浮莲、水葫芦(又名风眼莲)等;挺水植物品种有:芦苇、茭白、茭草等。值得注意的是蒲草(包括香蒲、菖蒲)、苦草不适合小龙虾的养殖,原因有2点:①小龙虾不喜欢摄食;②易招至对小龙虾有危害性的鸟类筑巢、繁殖,伤害克氏原鳌虾,影响养殖效果。
2、水位的控制
小龙虾养殖过程水位控制遵循“春浅、夏满”的原则。小龙虾养殖中,由于前期气温、水温均较低,水生植物比较矮小,浮游生物繁殖相对较慢,为了有利于水温快速提升、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长、加速浮游生物繁殖,前期水位控制要低,一般浅水区的水位控制在 30 cm,以后逐步增加,至 7 月高温季节前加至最高水位,有利于小龙虾安全渡夏。
3、投放底栖软体动物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投放的底栖软体动物主要是活螺蛳,一方面起到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优质活饵料供小龙虾摄食。投放量约 10 kg/667 m 2 ,1 次投放或分清明前后两次投放均可。投放时一定要散开,不可堆积,否则会造成底栖软体动物的缺氧死亡,影响水质。
4、水质监测
平时每月对水质检测 1 次,高温季节每月两次,遇特殊情况及时检测,检测指标主要有:水温、透明度、pH 值、DO、H 2 S、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磷等。根据检测结果,对水质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施追肥、加水、换水、施放水质或底质改良剂等),确保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5、透明度控制
凭水色判断水质优劣简便、迅速,也有一定的准确性、实用性及可行性。遵循健康养殖水质必须“肥、活、嫩、爽”的原则,结合小龙虾养殖实际需求,养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 30 cm 左右,此种条件下浮游生物相对较为丰富,有利于幼虾的摄食;若透明度过小需进行换水或加水,反之则需施放追肥。随着虾体增大、水位的升高,从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提高商品虾品质出发,养殖中后期透明度控制在 40 cm 以上。
6、药物消毒
定期对水体进行药物消毒,每 20~25 d 消毒 1次,使用药物为生石灰和二氧化氯固体制剂,生石灰使用剂量为 15 g/m 3 ;二氧化氯使用剂量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量另增加 20%。使用方法是对水后全池泼洒(注意生石灰渣子不可撒入池内),既可起到对水体进行消毒,又可以起到调节水体 pH 值、促进小龙虾生长的作用。
如今市场上的小龙虾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了,因此需要更多的优质小龙虾出炉,养殖户可以运用上面的技术来改良小龙虾的水质,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龙虾改良水质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小龙虾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