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绵腐病是水稻秧苗期常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常浸染秧苗,造成烂秧,导致水稻产量受损。那么水稻秧苗期得了绵腐病该怎么办?一起来了解下吧。
水稻绵腐病的主要症状
水稻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芽,7天左右显症,起初在颖壳破口或幼芽基产生乳白色胶状物,随后向四周放射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或幼芽枯死。秧田初期为点片发生,若遇低温绵雨或厢面秧板长期淹水,病害会迅速扩散,造成全田性死苗。
水稻绵腐病的发病原因
水稻绵腐病通常在水稻播种后5-6天就会发生,主要危害幼根和幼芽。一般在水稻秧苗期间,遇上光照不足的年份,水稻绵腐病就容易爆发,尤其是一些地势较低,湿度大的苗床,棉腐病发生严重。
而造成绵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苗床扣棚过晚,育苗又过早,苗床还没有完全煞浆,湿度过大,再遇上低温寡照天气,绵腐病就会爆发。另外,就是盖土没有消毒,也会给病菌留下了繁殖的机会。
水稻绵腐病的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
精选无病良种进行播种,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工作。一般可用咪鲜胺、氰烯菌酯浸种处理即可。
2、苗床管理
控制好棚室温、湿度,及时通风炼苗,严禁大水漫灌。可以避免绵腐病及后期相关病害发生。
3、光照控制
可以在大棚膜内喷防雾剂,提高棚膜透光率,以抑制棚膜透光率。
4、喷药保护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后,应及时施药防治。每667平方米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或硫酸铜1000倍液均匀喷施。此外,每亩还可以撒施草木灰15-25公斤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总的来说,水稻绵腐病一般都在直播田发生,土壤湿度大、温度低是其主要诱发病因,因此防治的重要在于加强苗床管理,控制好温湿度,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施药防治。
关于水稻绵腐病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产品:全国优质水稻种子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