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9月份,威海市文登区某狐狸养殖场饲养的1500只狐狸出现精神不振、消瘦等症状,每天都会死亡1-2只狐狸。该养殖户认为是最近在饲料中生鸡肠添加增加而导致的,于是进行了饲料喂养调整,但狐狸病情仍未得到改善,于是带着2只病死的狐狸前往兽医门诊处就诊,经诊断发现是魏氏梭菌与球虫混合感染导致的,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狐狸魏氏梭菌与球虫混合感染临床症状及诊治。
1 临床症状
患狐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体型消瘦,发病初期排出的粪便不成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发病后期粪便稀薄并混有血液,之后会逐渐消瘦而死亡。
2 剖检症状
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的出血点;脾脏肿大,表面及边缘有少量的出血点;胃肠胀气胃底黏膜出血,肠壁菲薄;胃肠内容物稀薄,呈黑褐色,其他器官无异常。
3 实验室检查
3.1 虫体检查
用手术刀从感染的肠管淡白色斑点处刮取黏膜表层,然后在涂抹在载玻片上,再压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可观察到球虫的裂殖体和裂殖子,根据显微镜检查结果确定为球虫感染。
3.2 镜检
无菌取肝脏涂片,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可见到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呈单个或成对排列,短链较少,有荚膜,无鞭毛,不运动。
3.3 细菌培养
无菌取肝脏接种于肝片肉汤培养基中,然后在37度的环境中培养5小时,可看见其混浊,出现小气泡,8小时后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将试管中的固体石蜡冲至试管顶部。取培养液涂片,镜检,可发现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接种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然后在厌氧环境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可发现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圆形、光滑、隆起、淡黄色、直径2~4mm的菌落,通过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方式,最终断定为魏氏梭菌。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最后确诊为魏氏梭菌与球虫混合感染。
3.4 药敏试验
将菌落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然后采用纸片法药敏试验,在37度的厌氧环境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高度敏感,对菌必治、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黏杆菌素耐药。
3.5 防治措施
3.5.1 加强饲料管理,禁止喂养变质的饲料;及时清扫粪便,定期对养殖舍进行消毒。
3.5.2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内服的方法投喂氟苯尼考,一次量按照每千克体重22mg,每天投喂一次,连续投喂5天;在饲料中添加鸡球虫散,按照每只狐狸每次1g,每天投喂一次,连续投喂5天。
3.5.3 在饲料中添加5%葡萄糖,VC粉按照每只狐狸0.2g的标准添加,每天2次,连续投喂5天,可使狐狸排出体内毒素,增加能量。
3.5.4 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每袋1kg,1袋拌料250kg,每天1次,连续投喂5天,调理肠道,大约5天后,狐狸采食量会逐渐上升,粪便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