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碳”成为各行各业发展中的关键指数。
农业碳排放主要来自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翻耕面积、农村用电量、农机燃油排放、农膜使用量等方面。据统计,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18.4%。整个食品系统(包括制冷,食品加工,包装和运输)约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其中耕地占比1.4%,焚烧农作物占比3.5%,水稻种植占比1.3%,农业土壤4.1%。和种植农业相关的碳排放占比就超过10%,单单水稻一项种植就能超过1.3%。
低碳农业主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碳汇的农业发展模式。而想要让低碳成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词,应该从何入手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1、智慧农业促进生产高效低碳
“智慧农业”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正是以上这些特点,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精准、高效、低碳。
一旦对设施大棚、农田、畜禽圈舍和农业机械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帮助农业生产者实时动态地获取生产信息、精准投放生产要素,就能大幅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这样既避免了资源浪费,也降低了土壤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比如在智慧农业概念下衍生的室内垂直农场,在理论上,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少占99.5%的空间,少用水95%,运输减少90%,而且不需要任何的化学农药,90%的用电都是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尽管该农业模式在国内发展仍属于起步阶段,市场相对空白,但是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也许就是下一个农业热门项目。
2、发展利用秸秆成为生物质能源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产生秸秆近10亿吨、可收集量近9亿吨,每年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林业废弃物约1.4亿吨,林木修枝等产生的林业废弃物1亿吨,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农林废物资源的可利用率在50%以上,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要资源。
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剩余物共有作为生活用燃料、牲畜饲料、造纸等工业原料、直接还田、露天焚烧等五种用途。据初步统计,它们的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绝大部分被随意堆放、丢弃或用作肥料还田、生活燃料,这相当于7亿亩土地的投入产出和6000亿元的收入被白白损失掉。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材料,经过粉碎、烘干、成型等工艺,制成粒状、块状、柱状,大小相同、密度相同,可在生物质能锅炉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其燃烧充分,无污染,便于运输和贮存。如果能将秸秆转化为燃料、燃气来替代传统能源,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秸秆等绿色清洁能源,倒逼传统农业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是绿色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至于具体实现路径,笔者认为,能实现农业减排又能更好满足市场主流趋势的领域势必最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