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ent="t" style="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visibility: visible;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狂贬!化工原料“涨价潮”又来了!
从年中开始走势趋于平稳的人民币汇率再次走低,8月29日开盘,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走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后急跌,盘中一度跌逾500个基点,最低至6.92元;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逾300个基点,最低跌破6.93元,双双刷新两年低位。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贬值7.33%。
也就意味着我们进口的原料变相涨价7.33%。
进口化工产业受挫,4000万吨化工品或迎利空
人民币贬值意味着货币的价值下降,也就是购买力下降,这对于进口方面将带来一些利空影响。部分以进口为主的企业成本增加的同时,利润也会受到压缩。从以往人民币贬值后一段时间的数据来看,消费、医药相对占优;石油石化、有色金属、房地产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差。
另外,对于外币借款较多的行业,人民币的贬值将增加其偿债成本。电子、交通运输、采掘、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美元借款较多,占总资产的比重也较高。并且电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短期借款占比较高,偿债压力也更大。
由于我国是全球进口大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产品,能源、化工等行业也不例外。据工信部数据,在130多种关键基础化工材料中,我国32%的品种仍为空白,52%的品种仍依赖进口。如高端电子化学品、高端功能材料、高端聚烯烃等。
而纵观化工市场,我国2021年进口量超过4000万吨,其中氯化钾进口依赖度高达57.5%,MMA对外依存度超60%,PX、甲醇等化工原料2021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乙二醇、纯苯、丙烯、乙烯。苯乙烯、二甲苯等原材料2021年进口量在百万吨左右。
以EPS举例,EPS的原料是苯乙烯,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购买进口苯乙烯来生产。我国目前是苯乙烯净进口国,近409%需要进口。人民币贬值将导致苯乙烯进口成本提升,增加EPS企业的产销压力。如果EPS涨幅跟不上苯乙烯上涨幅,企业盈利空间就会被挤压,成本压力加大。随后的主动性减产、短暂停工、停产放假有可能会陆续跟上。
与此同时,涂料产业链上的溶剂、助剂、颜料、成膜物质等也有不少是依赖海外进口的。正如三棵树涂料董事长洪杰所言,从我们所在的涂料行业来看,我们的市场规模是最大的,但很多高端技术涂料和上游原材料依然依赖于进口,如高端工业装备涂料、高性能助剂,这些卡脖子的技术不能突破,必然会对我国高端设备和各方面长远发展构成威胁。”
涨价已来!多家海外化企拉开“金九银十”序幕
对于涂料、化工产业而言,人民币刷新两年低点无疑是重大利空,供应紧缺之下,这些原材料的进口难度和价位有可能都会上调。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多家海外化工企业于近日陆续发布涨价通知,提早拉开了“金九银十”的序幕。
Denka宣布,将从9月10日起提高聚乙烯醇(PVA)“Denka Poval”的价格,上涨60日元/kg(约合3008元/吨)以上。
UBE公司宣布,将从9月1日起提高合成橡胶价格,上涨80日元/kg(约合4011元/吨)以上。
三菱化学集团宣布,将从9月1日起上调聚苯乙烯(PS)收缩膜“DXL Film”的价格。上涨50日元/kg(约合人民币2487元/吨)。
杜邦亚太地区发布涨价通知,称自9月1日起,在合同允许的情况下,杜邦Delrin® 缩醛树脂POM提高30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037元/吨)。
东丽株式会社宣布,将从9月1日起提高聚酯薄膜“Lumirror”及加工薄膜产品“Therapeal”和“metal Me”的价格,涨幅为15%。
日本东洋纺集团就发布涨价通知称,自9月1日起将上调公司PET PA制包装薄膜产品的价格,其中双向拉伸聚酯薄膜(PET)、双向拉伸尼龙薄膜(ONY)、热收缩聚酯薄膜Space Clean® (收缩PET),最高涨幅换算成人民币约合12043元/吨。
这些海外化工企业的涨价,不仅对于其客户而言是个预警,更是给国内化工市场敲响了警钟,高档次高壁垒的化工原料价格正在悄然上涨。除此之外,目前原油随时可能减产,海外天然气价格动辄上涨20%,并创下十几年新高,煤炭期货合约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能源危机带来的海外科思创、巴斯夫等化工龙头齐齐预警,进口高端产品断货潮也愈演愈烈,国内化工行业正面临着“卡脖子”威胁。
除了上游原料的压力成本外,目前的涂料化工产业还面临着下游订单荒的问题。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在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中国贸促会针对500多家企业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物流慢、成本高、订单少。56%的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和物流费用高。62.5%的企业表示,订单不稳定,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
进口原料成本增加,下游市场虚空疲软订单减少,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加上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当下的涂料企业遭遇了多重压力,使得本就跌宕起伏的市场愈发艰难,对于行业内企业的洗牌也在加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会让每家企业现出“原形”,如果不能尽快调整“卡脖子”的问题,不能及时打造品牌竞争力和提升实力,未来涂料、化工等多个行业或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ntent="t" style="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半年巨亏超850亿元!
ntent="t" style="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这一能源巨头再“求救”!
据报道,德国最大能源企业同时也是德国境内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尤尼珀,今年上半年亏损额超过1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51亿元),德国政府上个月出台大规模救助计划,计划购买尤尼珀公司30%的股份。但眼下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这家公司再次向德国政府发出求救信号,请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增加4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
德能源巨头陷入困境 政府一救再救
当地时间29日,尤尼珀发表声明称,公司已全额提取德国复兴信贷银行9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现请求这家德国国有银行再提供40亿欧元信贷额度,然而,公司所要求的40亿欧元恰恰是目前尤尼珀公司市值的两倍。
作为德国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尤尼珀是欧洲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之一。自6月中旬以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通过“北溪-1”管道输入德国的天然气大幅减少,公司只能从现货市场上高价购买天然气来履行现有的供气合同。而因为受到相关法律限制,公司不能将高昂的采购成本转嫁给用户。过去数月,尤尼珀甚至动用了冬季储备,但其天然气交付缺口在29日仍然高达80%。
此前,为了救助尤尼珀,德国政府上月计划出资2.67亿欧元买下公司30%的股份,同时购买公司77亿欧元的可转换债券。此外,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向尤尼珀提供高达9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
专家:尤尼珀如倒闭 德天然气市场或上演“雷曼”时刻
然而,这些救助措施对于尤尼珀这个庞然大物所处的困境而言都只是“螳臂当车”。路透社报道说,尤尼珀今年上半年亏损额超过123亿欧元,成为德国企业史上最大亏损之一。除了投资“北溪-2”管道项目的近10亿欧元血本无归之外,尤尼珀目前每月的损失可能在9亿欧元左右。
尤尼珀服务着数百家德国公用事业单位、能源供应商和企业。有官员担心,如果尤尼珀真的倒闭,可能会引发整个能源行业的崩溃,大量市政公用事业服务商也会陷入困境,对于德国天然气市场来说将成为一个“雷曼”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