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the loss of ultracold polar molecules
报告人:Dajun Wa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时间:2月7日(周二)15:00
单位: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地点:南楼6620
摘要: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ultracold polar molecul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ctively studied in AMO physics. However, the loss observed for molecules with and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 channels has been a major hurdle for further advancing the field. In this talk, I will review this issue and give our partial understanding to it together with the remaining question marks. I will also discuss ways to suppress the loss for a long-lived sample by showing some of our recent results.
2 Anomalous dynamics and associated phenomena in topological systems out of equilibrium
报告人: 孙孝奇,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时间:2月8日(周三)9:00
单位:清华大学物理系
腾讯会议ID:653-214-168
摘要:
In 1981, Nielsen and Ninomiya proved that chiral modes cannot emerge from a static lattice system without partners of opposite chirality. Even though the theorem was originally proved in the context of simulating weak interactions on a lattice, it is far more general and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problems. I will argue that non-equilibrium setup is necessary to circumvent the theorem and generate new topological phenomena in local lattice systems. Especially, I will discuss schemes to realize anomalous chiral dynamics and highlight the associated topological responses in periodically driven systems and non-Hermitian systems. In addition, I will further discuss a recent generalization of chirality that only exists in non-relativistic systems in two spatial dimensions and its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in topolectric circuits.
报告人简介:
3 PostPandemic Tool for Quantum Materials and vice-versa
报告人: Prof. Kenneth Burch,Boston College
时间:2月9日(周四)10:00
单位:中科院物理所
腾讯会议:316-639-390
摘要:
Raman scattering, invented at the end of the last pandemic, can provide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on the fractional, magnetic, lattice and charge excitations at the heart of quantum materials and devices. I will first discuss how Raman provides direct evidence for coupled phonon-electron fluids in topological semimetals, helping to explain their remarkable transport mobilities. Next I will discuss our recent discovery of the Axial Higgs Mod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um geometry and strong correlations in a topological semimetal. This demonstrates the power of Raman to reveal the vector properties of a low energy mode, heralds the discovery of the first unconventional charge density wave and multi-component symmetry breaking transition. Time permitting I will discuss our efforts to use quantum materials in nano devices, including modulation doping with RuCl3 and biosensing with graphene.
报告人简介:
4 面向超导量子网络的量子微波光子学
报告人:邱柳,奥地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时间:2月9日(周四)15:30
单位: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会议 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284428
摘要: 过去的几十年里,量子科学与技术在不同的体系中得到飞速的发展,包括原子,离子以及超导量子电路。量子光学网络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方向有着很多潜在应用。这其中,因为光与微波巨大的频率差异,微波超导电路的光量子网络,面临着很多挑战。本报告将介绍超导量子光学网络的进展,以及一个崭新的学科方向 – 量子微波光子学。报告将展开介绍基于量子电光系统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光与微波的量子转换,超导电路的光学相干控制和读取,以及光与微波的量子纠缠。
报告人简介 : 邱柳,博士后研究员, 奥地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长期从事量子光子学的研究,包括量子测量,量子光力学,量子微波光子学,以及硅基光子学。2020年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EPFL)Prof. Tobias Kippenberg组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量子光力学领域,对光力晶体的标准量子极限下量子测量做出过系统性的工作,包括激光冷却,量子非破坏性测量,量子压缩,量子反馈以及Floquet调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微波光子学,以及超导量子光学网络。
5 Stress Driven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Strong metals
报告人: David J. Srolovitz,香港大学
时间: 2月10日( 周 五) 15:00
单位:Materials Futures
会议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844889
摘要:
Phase transformations may be driven by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es in many materials; this has been especially well-documented for pressure driven transformations. Recent advances in strengthening metals allow for the application of very large shear stresses as well – opening up vast new regions of stress space. This means that the stress space is six-dimensional (rather than one for pressure) and that phase transformations depend upon crystal/grain orientation.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for predicting the role of the entire stress tensor on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grains of all orientations in any material. This multiscale approach i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based and guided by nonlinear elasticity. We focus on stress tensor-dependent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iron at high pressure and ultra-fine grained nickel and titanium. The results are quantitatively consistent with a range of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in these disparate systems. This approach enables the balanced design of high strength-high ductility materials.
报告人简介:
6 铁电斯格明子的相场模拟
报告人:洪子健,浙江大学
时间:2月10日(周五) 15:30
单位:Materials Futures
会议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844889
摘要:
斯格明子是一类具有拓扑保护性(拓扑电荷为±1)的准粒子,近年来在凝聚态物理领域获得广泛关注。在铁磁材料中,斯格明子的形成通常需要借助D-M相互作用。而在低维铁电材料中,最近发现通过引入弹性能、电能和尺度效应的相互竞争,可以形成稳定的铁电斯格明子。然而,铁电斯格明子在外场作用下的动力学过程尚不明晰。相场模拟是一种介观尺度的模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预测铁电畴结构及其在外场作用下的响应。在这次报告中介绍本课题组通过相场模拟预测铁电斯格明子拓扑相变的一些最新进展,特别是它在力、电等外场耦合作用下的拓扑变换与操控。研究表明,在不同外场的作用下,铁电斯格明子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翻转路径,并生成了许多奇异的新型拓扑相。这些研究展现了铁电拓扑学丰富的物理内涵,并为铁电斯格明子等拓扑相的未来器件应用奠定了基础。
报告人简介:
7 微腔极化激元的自旋光子学
报告人:李峰,西安交通大学
时间:2月13日(下周一)14:00
主办: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会议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039817
摘要:
微腔激子极化激元(exciton-polariton)是一种半光半物质的准粒子,由光学微腔中的光子与腔内发光材料中的激子通过强耦合作用形成。本报告中,我将简述微腔激子极化激元的基本概念及其自旋光子学(spinoptronics)相关研究概况,并重点介绍近年来我们在此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圆形势阱中极化激元凝聚的自旋涡旋态与斯格明子态、微腔与偏振各向异性激子材料相结合产生的宏观旋光性,以及在此基础上观测到的非平庸拓扑能谷、极化激元能带上的非厄米奇异点与发散量子度规等有趣现象。微腔自旋光子学对于实现光子芯片上以手性为基础的各类拓扑光子学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李峰,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宽禁带半导体与量子器件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至2017年先后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学习和工作,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微腔及光学微纳结构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自旋轨道耦合、拓扑、量子效应及其应用等。在国际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Light:Science&Applications, ACS Nano, Optica 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8 基于光频梳的量子提升测量
报告人:蔡寅,西安交通大学
时间:2月13日(下周一)14:30
主办: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会议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039817
摘要:
Measuring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an optical frequency comb is among the most fundamental tasks of precision metrology. In contrast to general single-parameter measurement schemes, we demonstrate here single shot multi-parameter estimation of an optical frequency comb at and beyond the standard quantum limit. The mean energy and the central frequency as well as the spectral bandwidth of ultrafast pulses are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d with a multi-pixel spectrally resolved (MPSR) apparatus, without changing the photonics architecture. Moreover, using a quantum frequency comb that intrinsically consists of multiple squeezed states in a family of Hermite–Gaussian spectral/temporal mod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 of the multiple spectral parameters estimation can surpass the standard quantum limit. Combining our multi-pixel detection scheme and the multimode entangled resource could find applications in ultrafast quantum metrology and multimode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报告人简介:
蔡寅,特聘研究员,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LKB实验室获物理学博士。2018年起任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的研究,在量子纠缠网络构建及量子信息应用方面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基于量子光频梳及原子非线性的多模量子纠缠网络构建、调控及应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npj Quantum Information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封面图片: Christoph Hofmann/MCQST Cluster
更多报告信息: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学术讲座列表
中子弹是怎么一回事?|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晶体缺陷研究的历史回顾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相变和临界现象(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相变和临界现象(Ⅱ)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相变和临界现象(Ⅲ)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物理的回顾与展望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声学与海洋开发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模型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对吴有训、叶企孙、萨本栋先生的点滴回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Ⅱ)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历史与教训——纪念原子核裂变现象发现6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回顾与展望——纪念量子论诞生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的研究生涯——黄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上)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结合的典范——回顾汤佩松和王竹溪先生对植物细胞水分关系研究的历史性贡献(下)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为了忘却的怀念——回忆晚年的叶企孙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从分子生物学的历程看学科交叉——纪念金螺旋论文发表5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美丽是可以表述的——描述花卉形态的数理方程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爱因斯坦:邮票上的画传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趣谈球类运动的物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转瞬九十载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一本培养了几代物理学家的经典著作 ——评《晶格动力学理论》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朗道百年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以天之语,解物之道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软物质物理——物理学的新学科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宇宙学这80年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熵非商——the Myth of Entropy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物理学中的演生现象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普渡琐记——从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天气预报——由经验到物理数学理论和超级计算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纪念Bohr的《伟大的三部曲》发表100周年暨北京大学物理专业建系100周年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同步辐射历史及现状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的观念起源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空间科学——探索与发现之源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及其作用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材料中的拓扑相与拓扑相变——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我所熟悉的几位中国物理学大师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高温超导研究面临的挑战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非常规超导体及其物性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真空不空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通用量子计算机和容错量子计算——概念、现状和展望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谈书说人之一:《理论物理学教程》是怎样写成的?|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奋斗 机遇 物理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时空奇点和黑洞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凝聚态物理学的新篇章——超越朗道范式的拓扑量子物态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物理学思维的艺术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伦兹变换的低速极限是伽利略变换吗?|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杨振宁先生的研究品味和风格及其对培育杰出人才的启示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庞加莱的狭义相对论之一:洛伦兹群的发现 | 《物理》50年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