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青山产业评论
,作者青山研究院
青山产业评论
.
领航中国环保产业升级的创新型智库。
亿级项目数据是环保顶层市场的缩影,其各项指标能够充分表征环保行业当前的一部分状况,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能够对市场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
本篇是以环保行业各领域2022年亿级项目数据为样本来分析环保市场状况。
01
环保顶层市场的2大门槛
项目的单体体量是一个行业的基本特征,尤其是顶层市场项目的这一数据,是了解行业的关键指标。
本次统计涵盖水务及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土壤修复、综合治理等多个环保细分市场,共统计到215个亿级项目,合计总金额2950亿,计算可得环保亿级项目的平均体量约为13.72亿。
将215个亿级项目按照1-10亿、10-20亿、20+亿分区间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在数量上:1-10亿档项目数量最多,占比70.7%;20+亿档项目数量次之,占比19.07%;10-20亿档项目数量最少,占比10.23%。
在总金额上,20+亿档项目总金额最高,占比71.74%;1-10亿档项目总金额次之,占比17.13%;10-20亿档项目总金额最少,占比11.14%
三档之中,20+亿档的项目在总金额和数量上均占比较大,这一区间中综合治理类项目占了很大比重,该档位项目的平均体量为51.61亿,且项目的项目模式上以EOD、PPP、BOT为主,很显然是头部玩家的菜。在共计41个20+亿项目中,仅有2个项目的中标单位为民企,其余皆为国企,同时20+亿项目中70%的中标单位为联合体。
1-10亿档的项目数量最高,但总金额占比较小,该区间项目的平均体量为3.32亿,玩家进入这一序列门槛较低。1-10亿档项目涵盖了水、固、气、综合治理、土壤修复等各个领域,项目中61.84%的中标单位为非联合体,项目的项目模式以EPC、BOT、PPP为最,同时民企类中标单位主要处在这一区间,占比约为45%。
10-20亿档的项目最少,且总金额也较少,该档位项目的平均体量为14.94亿(与亿级项目的平均体量13.72亿较为接近),项目模式主要为PPP、EPC、BOT,中标单位多数为联合体,且其中80%以上为国企。
综上所述,如果将亿级项目视为环保行业的顶层市场,其中存在两个主要门槛,其一:
3.32亿是跨入顶层市场的基本门槛,可以说要跨入环保行业头部企业的行列,至少要能够拿得下3.32亿以上的单体项目,看得出来有相当一部分民企能够跨过这一门槛。
其二:
13.72亿是问鼎最顶层市场的门槛,企业跨过这个门槛才有机会参与行业最顶层市场的角逐,这是一个诱人的庞大市场,因为13.72亿以上的项目总金额占了亿级项目总金额的约80%,遗憾的是这个市场基本上是国企的天下,民企偶有参与也是以联合体成员的身份。
此外,结合行业近几年亿级项目的市场状况可以发现一个显著趋势,即环保项目的单体体量越来越大,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是PPP和EOD等模式的推广;而在这一趋势下出现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各路国企的频频进场和民企的节节败退。
02
环保亿级项目的4大模式
商业模式是一个行业的核心特征,一如我们日常在行业中直观感受到的,环保行业的大额项目主要以PPP等模式为主。
通过对2022环保亿级项目的商业模式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分析可以发现,PPP、BOT、EPC、EOD是环保行业头部市场的4大主要模式,其数量和金额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模式。
项目数量上排前4的分别是,EPC(占比35.81%)、BOT(占比29.3%)、PPP(19.07%)、EOD(5.12%);总金额上排前4的分别是,PPP(31.89%)、EOD(29.74%)、BOT(19.73%)、EPC(14.23%)。
4大模式中,EPC模式类项目数量最多、但总金额最少,主要涉及水、固、气、土壤修复、综合治理等领域,项目单体体量较小、主要处在1-10亿的档位,约有42%的EPC项目的中标单位为民企。
PPP模式类项目总金额最多、数量也较多,是显而易见的主流模式,主要涉及水、固、综合治理3个细分领域,项目规模涵盖大中小3个区间,且PPP类项目中约80%的中标单位为联合体,同时中标者主要为国企,在41个PPP类项目中只有2个项目的中标单位是民企(作为联合体牵头人)。
BOT是又一环保项目主要模式,该类项目总金额、数量均较多,主要涉及水、固、气、综合治理4个细分领域,项目单体体量大部分在1-10亿档、少部分在10-20亿和20+亿档,中标单位中国、民企参半。
EOD类项目总金额是4类中最少的、但总金额占比较大,是较为特殊的一类模式,项目的单体体量全部在20+亿,且全部来自综合治理领域,中标单位全部是国企。
综上所述,环保顶层市场主要以PPP、BOT、EPC、EOD等4大模式展开,其中EPC、BOT的兼容性较高、应用范围广泛,而PPP、EOD基本上是国企在参与,尤其是EOD模式发展尚未成熟且相对其他模式较为复杂。
可以发现,在环保行业内国企基本上不受商业模式的限制,而民企主要被限制在EPC和BOT中,至于其中的原因,青山产业评论之前的文章
《从PPP到EOD——环保这块棋盘上到底缺什么?》
中有详细解读,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标题查看。
如前所述,PPP、EOD等模式的推广使得环保项目的单体体量越来越大,同时也让环保顶层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这是环保行业未来一阶段的底层发展逻辑之一,这也意味着环保民企将会在较长时间面对模式的限制。
03
联合体中标背后:巨头的盛宴
在单体项目体量越来越大、项目模式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下,参与行业顶层市场竞争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此行业变革的背景下,“联合体”成为环保顶层市场的主流打法。
在本次统计调研中发现,在全部的亿级项目中,47.91%的中标单位是联合体,同时联合体中标的项目总金额占比为66.28%。很显然,在环保亿级市场的竞争中,“联合体”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
联合体中标的项目涵盖环保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项目的单体体量涉及高中低各个区间,但对比非联合体中标项目,后者项目的单体体量明显较小。
组成联合体的基本上是业内知名的头部企业,很显然头部企业强强联合、组成联合体撬动大单已经成为环保市场的主流打法。
同时可以发现,这一打法基本上由国央企主导,在所有联合体中,由民企牵头的联合体占了三分之一,但中标的项目体量大部分在1-10亿的区间内。
-
环保公司+设计院
-
环保公司+基建类公司
-
环保公司+基建类公司+设计院
-
设计院+基建类公司
-
数据显示,有55.34%的联合体中含有基建类公司,且主要来自中建、中铁等大型基建集团,而这正是这些年行业讨论较多的基建狂魔进军环保的主要模式。
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也并不奇怪,近几年环保行业的增量市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新建的大项目上,这些项目具有强烈的市政属性、工程属性,这与基建类企业本身是对口的,比如多个百亿级的管网类项目在性质上更偏向市政工程而非环保。
只不过同参与顶层市场的环保企业主要是国央企一样,参与其中的基建类企业也是国央企。总体上,当下的环保顶层市场是巨头的盛宴、是国央企的盛宴。
04
亿级俱乐部成员构成:国进民退?
亿级以上市场是环保行业最顶层的市场、核心市场,最能反映行业的构成格局。
近几年,行业内有“国进民退”的议论,这个现象究竟如何?国企进了多少?民企退了多少?这些问题或许可以从环保行业亿级俱乐部成员的概况中找到答案。
本次统计研究发现,国、民企在亿级项目中的中标情况如下:
在统计的全部亿级项目中,有64.19%的中标单位是国企,35.35%的中标单位是民企,国企占优势;以项目的总金额计算,国企中标项目总金额占90.18,民企中标项目总金额占9.72%,国企的优势更大。
国企中标项目多以联合体的形式,模式包含PPP、BOT、EOD、EPC等,项目涉及环保各大细分领域,项目单体体量涵盖高中低各个区间。
民企中标项目多以非联合体,模式以EPC、BOT为主,主要包含水、固、气、土壤修复,极少涉及综合治理类项目,项目单体体量几乎处在1-10亿区间。
国企中主要有各地方的环保类及非环保类国企、以环保为主要业务板块的央企及子公司、基建类国央企三大类,而民企基本上都以环保为主业,来自水处理及固废领域的上市公司占了较大比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企当中包含了一部分近年来被国企收购或混改的企业(原属于民企)。
05
环保细分领域:重头的水/固、巨额的综合治理、成熟的大气、发展中的土修
本次统计共涉及水、固、气、土壤及综合治理5大环保细分领域,各领域亿级项目的概况如下:
各领域的亿级项目在体量、模式、中标单位等多个维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固废处理是中标数量最多的领域,同时中标项目的总金额占比也较高。固废处理类项目单体体量主要集中在1-10亿区间,模式主要有EPC、BOT、PPP三类,中标企业国、民企参半,其中的少部分是以联合体的形式中标。
水务及水处理类项目在数量和总金额上均较高,其中总金额高于固废处理类项目是因为其中统计了一部分体量较大的管网类项目。该类项目单体体量涵盖高中低各个区间,模式主要有EPC、BOT、PPP三类、与固废处理领域相似,中标企业以国企为主,多数是以联合体的形式。
综合治理类项目是总金额最大的,占比51.12%,32个项目总金额共计1508.03亿,项目平均单体体量为47.13亿。综合治理类项目的单体体量基本在20+亿的区间,模式主要为PPP和EOD,中标单位几乎全部是国企,以联合体为主,且联合体中基本上都包含基建类企业,足见综合治理类项目强烈的工程属性。
大气治理、土壤修复领域的亿级订单数量和总金额均较小,两个领域所有统计到的项目单体体量均在1-10亿的区间。
这是因为大气治理类项目单体体量普遍较小,且市场已经较为饱和,而土壤修复目前发展尚未成熟,市场趋势尚不明显,故均未见可观的亿级项目。针对这两个环保细分市场的分析待后续对各领域进行专项的数据统计分析。
05
环保市场的地域分布:华东一马当先,华北、西南、华中正在崛起,华南、西北、东北有待发展
虽说环保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是东西南北中,各地的市场体量有很大不同,再加上环保行业显著的地域特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看看全部各地亿级项目的分布情况。
在本次青山研究院的统计中,各省/市产生的亿级项目的分布情况如下:
根据图表数据,不管是从亿级项目的数量还是总金额看,山东省都堪称是最大的环保市场,在本次统计中山东省有两个百亿级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管网改造类项目,中标单位都是由清一色的大型基建集团组成的联合体,项目模式都是PPP。
重庆市的亿级项目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总金额排在第二,项目的单体体量较大,包含多个综合治理类项目,其中包含一个百亿级(172.70亿)EOD项目,中标单位全部是国企。
安徽省和江西省的亿级项目情况较为相似,项目数量和总金额均名列前茅,项目涵盖各个细分领域,中标单位多为国企,联合体的形式占了多数,项目模式主要为PPP、EPC、BOT。
河北省亿级订单数量和总金额也相对较高,项目单体体量主要在1-10亿的区间,但包含一个百亿级(185.5亿)EOD项目,项目多为固废处理类需求,模式主要是BOT,大多是以非联合体的形式中标。
广东、辽宁、湖南、浙江、河南、云南、江苏、湖北、四川、福建等省的亿级项目情况较为相似,各项数据都相对均衡;其余地区的亿级项目则相对而言数量较少、体量偏小。
如果以区域来划分
(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和台湾省。华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自治区。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可得到如下结果:
由以上两个图表可知,华东地区一马当先,是国内最大的环保市场,其次是华北、西南、华中地区,华南、西北、东北再次之。
关于这一部分需要强调的是,亿级项目只是了解一地环保市场状况的参考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大小远远不能说明一地环保市场的全部情况,判断某一省市的环保市场状况还需综合更多的数据指标,青山研究院后期会开展这一方向的专项研究,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关注。
我“阳康”还没几天,“XBB”又来?96%的污水样本含新冠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