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甲醇  聚乳酸  绿色甲醇  生物基  浙江大学    绿氨  盐酸  期刊 

探讨燃气事故的那些起因

   日期:2022-11-27     来源:中国天然气网    浏览:110    评论:0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燃气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但近年来燃气事故仍然居高不下,造成了较大的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燃气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但近年来燃气事故仍然居高不下,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给供气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显然,探讨燃气事故的那些起因对供气企业今后的燃气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平心而论,燃气的应用就其本身而言,若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执行,安全使用是完全有保障的。在现实中,各类燃气事故的发生都是在外界条件异常、人为疏忽或故意破坏等前提下出现的。为此,以下笔者将从管道气和瓶装气两方面探讨燃气事故的那些起因,但愿对供气企业今后的燃气安全管理带来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管道气   管道气是指以管道方式输送的燃气,常见有管道天然气、管道液化气、管道人工煤气等,但主要以管道天然气为主。其供气系统通常由气源厂(门站)、气化设备、调压设备、输送管道、户内设施等构成。设备设施繁多,加上地下隐蔽工程量大,显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安全因素都极有可能引发燃气事故,如下:   1、设备、设施老化破损。埋地燃气管道由于使用期限较长,且不能经常挖掘出来进行检测,一旦出现隐患(如埋地燃气管道受到腐蚀、地壳应力等作用、出现破裂损坏等)不能及时发现;另外,有些地下燃气管道附属设施(如阀门、法兰等)容易出现燃气泄漏。这些现象都极其容易因燃气泄漏没能及时发现而引发燃气事故。   2、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燃气管网系统中的安全阀、防爆阀、防爆片、泄压阀、报警系统、防雷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失效,这些安全防护装置对确保燃气管网安全运营极其重要,一旦失效,就会因隐患不能及时排除而引发燃气事故。   3、燃气安全管理不到位。燃气安全管理是供气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现实中,供气企业燃气安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应急救援能力不强上,如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够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不具体,没有按要求进行实际演练。在这样的常态下,供气企业显然缺乏应对险情的能力,一旦出现险情就极其容易因救援不及时或效果差而引发燃气事故。   4、用户用气素养低。在现实中,用户用气素养低主要表现在安全意识淡薄和缺乏安全用气知识上,如用户在使用燃气时对户内燃气设施缺乏监护,燃气设施出现异常时也没能及时向供气企业报修,在使用燃气过程中操作不正确,不遵循“火等气”的点火原则或疏忽大意导致烧煮物将火熄灭等,如此低的用户用气素养也是极其容易引发燃气事故。   5、第三方破坏燃气管道。近年来,第三方破坏燃气管道已经成为引发户外燃气事故的主要起因,如第三方施工单位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前没有与供气企业会签、违章建筑物占压管线以及个别人对燃气管道的破坏等,这些行为都极其容易引发燃气事故。   二、瓶装气   在燃气的使用中,瓶装气主要指瓶装液化石油气,凭其使用方便、便捷、廉价等特点,仍然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但是,由于其使用分散,且无法像管道气那样定期得到规范的入户安检,所以当前瓶装液化石油气燃气事故仍然频繁发生,甚至占到居民用户室内燃气事故的70%以上。其主要起因如下:   1、超量灌装。在现实中,超量灌装瓶装液化石油气的现象主要常见于“黑气”窝点。瓶装液化石油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旦钢瓶内完全充满液态,钢瓶内温度每提高1摄氏度,钢瓶内压力就会急剧上升20—30个大气压,钢瓶的爆破压力约为80个大气压,显然钢瓶内温度只需再上升3—4度,钢瓶内的压力就会超过爆破压力,从而引起钢瓶爆破。可见,超量灌装瓶装液化石油气非常危险,极其容易引发燃气事故。   2、钢瓶超期未检。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使用中,钢瓶超期未检的现象并不少见,但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甚至不合格、报废的钢瓶仍在继续流通使用。这些现象极其容易导致钢瓶的角阀、阀杆、阀根、瓶体等部位故障率提高,实属“流动的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燃气事故。   3、钢瓶瓶体受损。瓶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环境腐蚀严重,野蛮装卸、运输等均会造成钢瓶瓶体受损,以至于埋下安全隐患引发燃气事故。   4、用户监护不当。用户在使用燃气进行烧煮食物时忽视了监护,火被风或烧煮物扑灭、烧干锅、忘记关闭阀门等等,这些现象都会极其容易造成燃气泄漏而引发燃气事故。   5、违章操作。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送气工,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出身,缺乏岗前培训或燃气常识,对用户服务中违章操作或错误指导用户违章操作的现象并不少见。此外,用户在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违章操作的现象也不少,如放倒、加热液化气钢瓶、乱倒残液等,这些现象都极其容易引发燃气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燃气事故的那些起因,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特别是供气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其实,燃气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规范和治理,这既要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又要依靠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最重要的是依靠供气企业全体员工,本着对社会、对企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只有这样,燃气事故居高不下的现状才有所改善。
 
打赏
 
更多>同类化工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化工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15736号
Powered By DESTOON